10月15日至16日,正值第42个国际盲人节,27名来自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别和法律领域的政协委员、专家走进赣州市章贡区、南康区,开展第二期“服务为民·送法下基层”活动,以精准普法浸润民心,传递法治温度。
“此次活动积极探索‘普法+体验+服务+调研’融合模式,推动普法宣传从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共同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龙卿吉介绍道。

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互动式普法活动
在章贡区解放街道洪城巷社区广场,委员专家们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普法宣传资料,用“唠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解读法律;在社区活动中心,问答互动活动热烈。现场发放资料200余份,解答咨询20余人次,法律知识通过互动式普法更加深入人心。
在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视障阅览室里,“前方0.5米有台阶”,无障碍体验员黄基彬熟练地使用手机无障碍功能,他说,“靠着盲道和语音导航,我能独自坐公交,甚至乘高铁去外地旅行。”委员专家们跟随他的脚步,体验盲道行走、触摸盲文书籍、聆听无障碍电影,感受视障群体的日常。
“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对生命尊严的呼唤。”省政协委员、省残联理事长饶冬梅感慨道。她表示,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周年为契机,加快推进省级配套立法,筑牢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治根基。
走进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委员专家们跟随指引,细致察看每一处无障碍设施的改造细节。“我们不仅改造了卫生间的扶手,还专门设置了‘家庭卫生间’,方便家属陪同行动不便的患者。”工作人员的讲解引来阵阵赞叹。
“您在家里走动方便吗?”踩着乡间小路,委员专家们还看望了南康区镜坝镇洋江村的两户残疾人家庭,询问生活起居中的困难,并协助他们申请助行器,方便行走。
省政协委员、北京市京师(南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国昌表示,通过这次走访感受到了基层最真实的需求,后续将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地见效。
法治护航的暖流从未停歇,既守护残障人士的起居日常,又照亮残疾儿童的求学之路。
赣州市苔花幼儿园是全省首家公办残疾儿童幼儿园。赣州市政协委员、苔花幼儿园副园长温嘉吉在专题法治课堂上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因孩子残疾拒绝接收。”一位妈妈边听边记,眼眶渐渐红了,“之前总担心孩子上学的事,现在心里踏实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既要全社会搭建温暖的桥,更要法律托底。”温嘉吉动情地说。
省政协委员、北京中银(赣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瞻表示,将积极建言献策,让法治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助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
网站主办:江西省政协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