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此次省政协委员读书班。通过聆听开班式专题辅导和三场专题授课,深受启发,倍感振奋。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摆在突出位置,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江西作为唯一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肩负着“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使命,必须率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江西考察,深刻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嘱托江西:“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这些重要指示为江西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展望“十五五”,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实践中。结合学习体会和履职方向,提出以下四点思考:
以制度创新夯实法治根基,保障绿色转型。按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我们需用最严密法治保障绿色发展。建议我省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等地方性法规与政策体系,并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重点产品碳足迹等纳入相关规范。作为政协委员,我将致力于在此领域深入调研,力求建言精准,为推动我省绿色发展贡献智慧。
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强化支撑能力。实现“双碳”目标与全面绿色转型,科技是利器,人才是根本。我省正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并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在科研教学岗位上,我将坚持“顶天立地”:“顶天”是紧跟国际前沿,在地理智能监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关键技术领域寻求突破;“立地”则是紧贴江西需求,将论文写在赣鄱大地上,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我省鄱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林业碳汇开发等具体场景。同时,努力为江西培养更多懂技术、勇创新的“双碳”人才。
以产业转型构建现代化体系,拓展转化路径。要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议我省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上,一方面,深入实施“1269”行动计划,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化升级;另一方面,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我将持续关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进程,发挥专业优势,为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言献策。
以社会合力推动共建共享,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既是建言者,也是践行者。我将积极利用自身平台,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为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省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启武)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
网站主办:江西省政协办公厅